从中国古代的花木兰到现代的男女错位身份,故事中的“男儿身,女儿装”这一情节早已跨越时空界限,不再仅仅是古代传奇的象征。
这是一个触动心灵的真实故事,充满了欺骗、爱恋和错综复杂的情感。中国男子时佩璞以“女儿身”欺骗法国外交官布尔西科,竟然长达19年之久,这段异国情缘不仅超越了文化和语言的隔阂,还打破了性别的界限。在这漫长的19年里,他们不仅结婚,还育有一子。那么,时佩璞究竟用了哪些手段,才能巧妙地掩藏身份呢?他们之间又经历了怎样不为人知的曲折故事?
如同韦庄在《菩萨蛮》中所描绘的“当时年少春衫薄,骑马倚斜桥,满楼红袖招”,这段诗句所传达的风华正茂,仿佛在描述26岁的时佩璞。正值年少的时佩璞,外表清秀,气质柔和。一天,他在剧场与法国外交官布尔西科不期而遇,擦出了火花。
展开剩余85%时佩璞的少年时期与其他男性略有不同。他的体格较为瘦弱,汗毛稀疏,喉结不甚明显,这使得他与同龄的男子相比,更显得温文尔雅、柔和细腻。他的这种阴柔气质,让他在舞台上充满了独特的魅力。
布尔西科,年轻时刚刚抵达中国,初到陌生的国度,心情异常烦闷。作为法国驻华大使馆的一名小职员,他在中国的生活充满了孤独感。尽管他努力学习汉语,深入了解中国文化,但面对的却是冷淡与疏远。中国社会对于外国人并不友善,布尔西科的每一次出现在街头,都会引来旁人的回避,这让他感到深深的寂寞与无助。
1964年圣诞节前夜,法国驻华大使馆举行了一场晚会。满屋的灯光与热闹的气氛并未能让布尔西科提起兴致。宴会上的宾客都是熟悉的面孔,他无心与任何人交谈。正当他准备离开时,一个偶然的机会,让他看到了时佩璞——那个肤色白皙、身穿中山装、举止优雅的中国男子。
布尔西科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:这个男子的气质与众不同,犹如一位身着古典戏服的美丽女子,温文尔雅,举手投足间充满了诗意。布尔西科不由自主地走向时佩璞,开口用笨拙的中文问候:“嗨,可以认识你吗?”
“时佩璞。”时佩璞用低沉却柔和的嗓音答道。
尽管时佩璞没有立刻回应布尔西科的请求,但布尔西科心中却涌起了莫名的情愫。回到住所后,他久久无法平静,时佩璞的身影仿佛成了他心头的烙印。
布尔西科开始频繁出现在北京的街头寻找时佩璞的踪迹,直到一天,他在剧院的海报上看到了那个熟悉的名字——时佩璞,原来他是北京青年京剧团的一名演员。
“京剧是什么?”布尔西科心中充满了疑问,但他依然买了票,怀着期待走进了剧院。当时佩璞出现在舞台上的那一刻,布尔西科被他精致的面容与翩翩的舞姿彻底迷住。京剧的表现形式与布尔西科此前的认知大不相同,他为之着迷。
表演结束后,布尔西科迫不及待地找到了后台,看到时佩璞正在化妆间里整理发型,点燃了一根香烟,依旧是那种无法言喻的美丽。两人的目光相遇,仿佛时间都静止了。布尔西科终于鼓起勇气开口:“你真是舞台上最动人的存在。”
“谢谢你。”时佩璞淡淡一笑,温柔的目光让布尔西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悸动。
很快,两人开始了频繁的交往。布尔西科开始带时佩璞游历北京的街头巷尾,一起品尝美食,讨论文化,欣赏各种戏剧作品。在其中,布尔西科对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的故事尤为着迷,常常幻想时佩璞能像祝英台那样,为他变成一个女子,永远在一起。
然而,当布尔西科终于意识到时佩璞隐藏的真相时,他震惊了。时佩璞向他透露了自己自幼受家庭所迫,伪装成男孩长大,直到此刻才愿意坦诚相待。布尔西科听后,内心无法平静,但他依然选择了接受时佩璞,渐渐与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。
随着两人关系的进一步发展,布尔西科得知,时佩璞已经怀上了他们的孩子。这个消息让他欣喜若狂,甚至迫不及待想要与时佩璞组成家庭。但时佩璞却始终保持着与他的一定距离,哪怕是在他们同居之后,她也依旧保持着某种神秘的距离感。
几年后,布尔西科被调回法国,临别时他向时佩璞承诺一定会回来。回到法国后,他们仍保持着通信联系,直到有一天,布尔西科收到了时佩璞的信,告诉他自己已经怀孕并生下了一个儿子。
布尔西科回到中国,见到了自己与时佩璞的孩子——时度度。一个明亮的大眼睛、挺拔的鼻梁,让布尔西科一眼认出这就是自己的孩子。
然而,不久之后,时佩璞与布尔西科的关系却突然破裂了。法国安全局开始怀疑时佩璞的身份,经过调查,发现时佩璞原来是一个男人。面对这个残酷的真相,布尔西科无法接受,心中充满了痛苦与迷惑。布尔西科被深深的背叛感震撼,感情的裂痕也因此越加不可修复。
此后,布尔西科与时佩璞被当作间谍审判,并被判刑入狱。时佩璞在监狱中日复一日回想着过往的爱情,最终因抑郁症去世,而布尔西科得知此消息时,面无表情,心里早已翻涌着无法言表的痛苦与遗憾。
时佩璞虽然因爱情付出了巨大的代价,但他始终是一位充满痴情的男人,他对布尔西科的爱也未曾消逝。而布尔西科,尽管心中藏着无尽的复杂情感,最终也未能彻底放下这段爱情。
爱情往往带有错综复杂的面纱,而最终的结局,总是在无声中揭示人性最深处的柔软与脆弱。
发布于:天津市信钰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